欢迎您访问遵义交旅投资(集团)有限公司网站!
返回主站
新闻中心

茶韵飘香铸辉煌——遵义茶业集团擘画遵茶高品质发展纪实

来源:    浏览数:92    发布时间:2019/4/17 9:31:55

昨天,人们因历史的“红”记住遵义;今天,人们因生态的“绿”流连遵义。在遵义绿浪翻滚的暮春里,茶,是那一抹最动人的色彩,不仅因它带来的生态效益,还因它承载着数百万茶农脱贫致富的希望。

遵义,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,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,终年温凉湿润。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、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与勤劳智慧的茶农、技艺精湛的制茶师在黔北大地上完美融合,产出了嫩绿鲜活、汤色明净、滋味醇厚的遵义茶。

遵义种茶历史悠久,茶文化底蕴深厚。唐陆羽《茶经》记载:“黔中生思州、播州、费州、夷州……往往得之,其味极佳。”清《贵州通志》记载:“黔省所属皆产茶……湄潭眉尖茶为贡品。”

1939年9月,中央实验茶场在湄潭成立。三个月后,国立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,并与中央实验茶场“联姻”,为贵州培育了第一代茶叶专业人才。中央实验茶场的建立,成为中国茶叶科研生产机构和茶叶规模化示范种植的开端,翻开了中国现代茶产业的新篇章。

而后,在众多专家的指导下,中央实验茶场改进了湄潭茶固有的品质,引进了杭州龙井茶等生产技术,培育出“湄潭龙井”“湄绿”“湄红”等优质茶叶产品,遵义茶开始名扬四方。

建国后至上世纪七十年代,遵义境内陆续建设了湄潭茶场、正安上坝茶场、枫香茶场、道真洛龙茶场等国有茶场,改变了以往遵义茶树丛植、零星分布的现状,推动了茶叶标准化生产。后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地科学规划、良种良法普及、加工工艺改进,茶园面积稳步增加,茶叶产量、产值稳步增长。而后从2000年起,遵义市委、市政府作出了要将遵义独有的种茶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吹响了茶产业发展的号角。随后,一系列扶持茶产业发展的强劲政策文件相继出台,茶产业先后被纳入遵义市“六个一百工程”“七个一百工程”“八大农业产业”“五大主导产业”。经过多年的培育,如今,茶产业在黔北大地落地生根,百万亩土地披上绿色外衣,百万农民与茶“结缘”。

2018年,遵义茶园种植面积达200万亩,产量13.49万吨,产值111亿余元,茶业综合收入230亿余元,涉及茶农26.89万户、100余万人,茶园亩均收入6000元以上。茶叶,已然在遵义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中,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

今天,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在遵义,中国茶叶出口最具竞争力产区在遵义,中国茶工业博物馆在遵义,贵州最大的茶区也在遵义。今天的遵义茶业,“遵义绿”香内外,“遵义红”火四方。

然而,遵义茶产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,一些问题和短板也逐渐暴露出来——

品牌好而不响。地标品牌和个性品牌在消费市场没有影响力和认同感,经济含量低;公共品牌质量标准不统一,水平参差不齐,维护管理混乱;品牌策划、包装、宣传、推介力度不够,从而导致遵义茶产业品牌多、乱、杂。

企业多而不强。缺少航母型龙头企业,企业规模、品牌影响力上不去;企业产品经济附加值低,产品以初制品、散茶、贴牌品为主;企业成长缓慢,总体经济效益一般;企业融资能力较弱,无法通过市场资金助推企业发展。

茶园广而不富。茶园产能没有充分发挥,部分区域茶青下树率低,茶农收入有限;茶园管理维护标准不统一,获得国际雨林认证和达到欧盟标准的茶园不多,茶青价格偏低。

业态同而不全。茶产品业态同质化竞争严重,全市大小2000多家茶企,其中从事精加工的有215家,剩余主要从事的仍为初加工服务,产业模式雷同;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没有形成气候,全市2000多家企业,仅有9家从事茶叶深加工服务;茶旅一体没有形成规模,全市初具雏形的茶旅一体企业不多而且体量不大。

除此以外,当前遵义茶产业的企业主体是民营企业,资金、政策优势体现不充分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2018年11月23日,遵义市委、市政府作出一项重大决定:为促进全市茶产业转型发展,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茶产业品牌,由遵义交旅投资(集团)有限公司注资5亿元,组建成立遵义茶业集团,做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遵义践行者。2019年1月18日,遵义茶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。

“成立遵义茶业集团,以国有资本引导引领民营企业,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所具有的茶业经营和管理能力优势,并将国有企业拥有的资金优势和政策优势相结合,是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关于组建茶业集团的重大决策部署,是推进遵义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。”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田维祥说。

按照“品牌引领、茶业金融、茶旅一体”的战略定位,遵义茶业集团通过混合所有制方式和民营茶企进行广泛合作,分步建立茶园基地公司、茶叶精制工厂、茶产品销售公司、茶业金融公司、茶旅一体公司等子公司,全力促进遵义茶产业发展、茶文化传播。

按照这样的定位,遵义茶业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蕾说,未来,遵义茶业集团就是要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茶产业品牌,以“遵义红”和“遵义绿”为特色品牌体系,加大线上线下推广,强化品牌管理,以国有企业为引领,稳步推进茶产业发展。

打造地区茶产业的投融资建设平台,创造“互联网+茶产业+金融+现代物流”的商业模式,把茶企、茶馆、茶行、消费者、投资者放在同一平台,构建现代茶产业发展金融体系,助推全市茶产业转型升级。

打造茶旅一体化设施建设平台,围绕茶主题、依托茶资源,以茶基地为载体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以旅游体验为核心内容,形成茶旅经济链,最终实现“茶业在旅游体验中增值,旅游通过茶产业添彩”的一体化发展目标。

“今后,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源整合、优势互补、各展所长,通过品牌的管理和提升、推广和打造,茶文化的深挖和培育、传承和弘扬,打造全国知名的茶产业品牌,我们充满信心。”张蕾说。

圣地茶都佳茗奉,一片绿叶寄乡愁。4月18日至20日,“贵州茶一节一会”即将如约而至。目前,各项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中。与往届不同的是,今年的“贵州茶一节一会”首次由企业办会,遵义交旅投资(集团)有限公司成为“贵州茶一节一会”实施单位。而遵义茶业集团作为具体的执行单位,如何办出亮点、办出不同,成为摆在遵义交旅投资(集团)有限公司和遵义茶业集团的现实问题、责任担当。

经过多方沟通和深入思考,以“黔茶出山·风行天下”为主题,遵义茶业集团立足全国、放眼世界,以宣传推介“遵义红”“遵义绿”为主打品牌,以推广茶业企业以及促进产销对接为重点,全面展示贵州茶产业发展成就,促进贸易洽谈,推动全省茶产业转型发展,合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茶叶精品展会。

既然是企业为主办方,就要突出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。今年“贵州茶一节一会”期间,将举办“穿越茶海”马拉松赛,赛道要经过象山公园、田家沟、七彩部落、核桃坝等湄潭著名的旅游景点。在万亩茶海中,闻着花香、赏着美景、呼吸着新鲜空气,一路奔跑,是一种怎样的体验?不禁让人浮想联翩。

“这是一条特别的赛道,也是一次特殊的茶文化体验之旅。”张蕾告诉记者,举办“穿越茶海”马拉松赛的消息发布后,受到各方关注。在试报名阶段,短短两天的时间报名人数就达1000余人,热度可想而知。这将原本3000人的报名计划,最终放宽到3500人。目前,报名工作已结束。

“今后,我们将按照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魏树旺的要求,把‘穿越茶海’马拉松赛,作为全国最美马拉松比赛,作为遵义茶业集团的拳头产品来打造。”张蕾说,这也是宣传推介遵义茶的一种新方式。

除此以外,在“贵州茶一节一会”上,将对遵义绿茶、遵义红茶产品进行拍卖,成为本届“贵州茶一节一会”上的另一大看点。然而,拍卖产品从何而来?产品如何具有公信力?

3月16日,2019年度“遵义茶业集团”杯首届遵义春季斗茶选茶大赛启动。目前,共收到来自40家茶企共68个茶样报名参赛。根据参赛茶企提供的今年新采制加工的春茶茶样,通过专家和大众评审共同评选,产生遵义红茶、遵义绿茶金奖各1名、银奖各4名、铜奖各5名。本次大赛评选出来的金银铜奖茶品,将全部由遵义茶业集团统一收购,用于生产优质红、绿茶产品。选出的获奖茶品,将由遵义茶业集团生产制作成“遵义红”“遵义绿”“万里挑一”等茶产品,届时,会在“贵州茶一节一会”上进行拍卖,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宣传推介遵义茶。

“本届‘贵州茶一节一会’与往届最大的不同就是突出了以企业为主办,以经销商为主参与的特色。前期,通过政府和企业共同发力,截至4月9日,在采购商大会中,已确定有800多名省外采购商将到湄潭采购茶叶,采购商数量远超上届‘贵州茶一节一会’。”田维祥说。(记者 查静)


分享1: